从事中医即是修行 中医人的修行之道
更新:2021年11月14日   阅读:10372次

  修行其实应该在尘世间。中医人心怀仁爱,心定而静,看淡名利,入世治病救人,即是最好的修行。

  我自认为,中医与修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修行并不是只有和尚、道士等出家人的事情,中医人的生活工作即处处显示着修行。之前我曾写作过一篇《从事中医,即是修行——中医人的修行观 》的文章,自觉有必要再做一些补充,故以同名再写一篇,愿意与读者朋友们一起体味中医。

  何为修行?有人说,修行就是静坐;也有人说,修行就是吃素,不杀生。

  我认为,这些观点都不完整。真正的修行是修自己的心,一则,保持心定静而安,修遇事时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则,去心中的怨恨恼怒烦以及贪嗔痴慢疑;三则行善积德,厚德载物;四则,豁达,宽容,心量大;五则,无私、无欲、无求。

  以下就中医与修行的话题谈谈我的观点。

  一、在我看来,中医人都是修行人。为什么?

  其一,中医是关乎天地之道的学问。中医人学习中医,即是学道;实践中医即是行道。中医人时时走在“道”上,自然是在修行。

  其二,中医是关于生命的学问,而修行的目的是安顿我们的生命。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作为一个中医人,研究生命,其实也是在为安顿生命做准备。

  其三,学习中医时,心止于中医,定而静,静而安,这是修行的状态;而实践中医时,心怀仁爱,治病救人,这是利他,是行善,也是修行。

  其三,中医不但是医学,也是文化,是哲学。中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医最接地气。进一步说,中医人也是最接地气的文化人。而道在低处,中医人于低处寻道,即是修行。

  二、中医以心为本,以身为标。中医是关于心的学问,所以,中医是“内道”。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心为宗”。所以,心内求法称为“内道”;而所有向心外求法的,统称为“外道”。

  就修行而言,一切行持,如果离开了清净自性,都是心外求法。若从生命与医疗来理解,一切慢性疾病都应该重视养心调心,因为心不安导致了五脏六腑不能安和。心为本,身为标。心若能安和,五脏六腑自能归于平衡。若拘泥于药物或手术,即是心向外求,虽然有效,但终难治本。

  所以,中医人最重视修心。凡是修心的,都是修行人。

  三、我们学中医的目的是什么?不但是学治病的医术,学做医生,同时还是学做修行人。

  作为一个中医人,我的体会是,只要真心去修心正心,即能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着清醒和愉悦。换句话说,即使工作再辛苦,内心也能安和而不烦恼。虽然外在与常人无异,还是上班、养家、做事、赚钱,但心态却大不一样。因为有了往圣先贤的引导和加持,所以更能随遇而安,活的更轻松。

  若能如此,即是修行。

  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先干别的,等干完了再去修行,而是时时刻刻都处于修行之中。显然,中医是有助于修行。

  中医人往往心定而静,心定则少受外境影响,心静则恬淡而自安。换句话说,中医人所处的身心和谐状态即是修行。

  四、修行不是打坐,临床工作也是修行。

  作为一个中医人,临床工作很辛苦,每每忙碌一天,可谓身心疲惫。但只要在治疗病人时生起慈悲仁爱之心,那么,自然而然地也就不觉辛苦了。

  我一直认为,其实临床工作也是修行,通过治病利益他人来提升自己的身心修养。这样去做会有四点好处:一是会快乐起来;二是愿意继续从医;三是让自己更享受人生;四是完全没有耽误修行。

  我们都想有极高的心性,如何提高心性呢?我的理解是,每一天都认真做好临床工作,扎扎实实,兢兢业业,把临床工作看成是修行。这样每一天都在经营自己的心性,都在不断提高精神境界。

  我自己体会,此生能选择中医作为职业,实在是三生有幸。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选择专业,我会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中医。

  作一个中医人,我自觉很幸福,很享受,很快乐。我感觉自己每一天都是充实的,也都是有收获的。不但帮助了越来越多的病人,更成就了自己,一举两得。

  五、《大学》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佛家讲“精进”。

  作为中医人,我的理解是,要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投入临床,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提升精神境界,类似于修行,可以磨砺我的心志;二是可以提高医术,促进自己中医素养提高。

  中医人如何才能更好地修行?我的观点是,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其一,培养仁爱之心。这是慈悲,是医德的最高体现;

  其二,对中医有信心,并且要培养出真诚心。这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唯有真诚,方能成就;

  其三,培养和谐之心。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万事以和为贵,为什么要“和”?一方面身心和谐,方能找到健康和幸福;另一方面,作为中医人,帮助病人身心归于和谐,这是治病的目的,也是医生的幸福。

  六、《大学》讲“诚意、正心、修身”,为了能“止于至善”,人人都要修身。

  中医人也要修身,而且中医人必需修身。一方面,因为中医人要帮助病人康复,自己就要有充足的正能量,然后正才能胜邪;另一方面,中医人需要高尚的医德,德高者术方高,为了提升医德医术,亦不离乎修身。

  如何修身呢?我认为稻盛先生所谈的“爱、真诚以及和谐”就非常好。稻盛先生这样解释这几个词语:所谓”爱”,就是把别人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乐;所谓”真诚”,就是总想着为社会、为他人做些什么;所谓”和谐”,就是不仅是自己,同时也希望身边所有的人都获得幸福。

  作为中医人,我的理解是,爱即是仁,即是利他,即是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精神;真诚,即是信心,是善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医的自信;和谐,即是平衡,是中庸,是中和,即《大学》所谓的:“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意境。

  七、中医不但是治病的医学,其中也有关于人生修行的大道。

  我学习并实践中医三十年,我的体会是,要“学而时习之”,学中医理念,并且把其理念实践在临床以及自己的生活之中,这样不但可以利益他人,还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心性,并且让我的人生充满着快乐与幸福。

  中国传统文化以关于心的文化,修心要做减法,即减去欲望,让心尽量放空。我自己深刻地体会到,为了健康,为了幸福,欲望越少越好,特别是对于金钱的欲望。因为金钱是外境,容易影响内心的安和。

  我追求《内经》的境界:“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我认为,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这里有道,这个道是真理,能让我们的人生有价值。

  追求这个境界的过程,即是修行。

  八、作为中医人,要主动修行。

  何谓修行?我的理解是,凡是向内追寻智慧的,都算是修行。中医人修什么?一则,修“定而静”的心。守礼、自律、严谨、诚信、寡欲、反省……这些都是修心的方法;二则,修“止于至善”的德。感恩、慈悲、利他、助人、不杀生、吃素……这些都是积德的方法。坚持久了,必有收获。

  一个好中医一定同时是一个修行人。

  真正的中医人应该不仅仅是个医生,更是一个禀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行者。中医内涵天地之道,那么,中医人就是一个践道行道之人。

  九、我们为什么而工作?仅仅是为了获得工资吗?我认为,工作,即是人生的修行。

  我们都有自己的人生,都要在此生提高自己的身心境界,这个过程非工作不可。工作是付出,工作让我们的生活很充实,也沉静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更享受自己的人生——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若舍弃工作,只是游玩,人生将无限痛苦。

  我相信,每个人的工作都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工作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工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工作能让自己身心愉悦;因为工作能提高修养并磨砺心性。工作即是修行。

  所以,我们此生一定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这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唯有如此,才会喜欢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认真修行。人生充实,莫过于此。

  就中医人来说,从事中医既利人又利己,既为生民立命,又为往圣继绝学,何乐而不为呢?!

  十、我们读圣贤书,往往学其文辞或知识,用于考试或说话,于自己的修行却毫无干涉。可以说,我们学来的都是往圣先贤的糟粕。

  只有把圣贤的教诲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施起来,才算是学到了实处,也才能对自己的身心修养有益。我自己体会,读中医经典亦当如此。中医经典所言,不只是医术,更关乎做人与修德。

  我学习中医多年,自己体会到,要想学好中医,非守静守敬不可。

  就敬字而言,对往圣先贤要敬,对中医经典要敬,读书要敬。平时持身恭敬,敬天敬地,敬师敬长辈。居身敬肃,即是修行。修敬则心静,心静则学问自能渐深。尤其是少年人,问学时最当持一敬字。且修敬则自然谦卑,谦卑则能近道,因为道在低处。

  十一、修行的目的是安身立命,同时也有助于积累福报。福报越大,对他人的帮助就越大。

  作为中医人,如何积累福报?我有如此一些认识:一则,提高医术,帮人治病,让人康复,助人为乐;二则,撰写中医文章,传播中医正能量,时时给人以信心,给人以鼓励,给人以正信正念;三则,自己好好修行,修习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用这五心时时调整自己——这些都是积福。

  当然,做善得福不是最终目的,我们修行的终极目的是觉醒。觉如果是千里的目标,福就是路上的资粮。

  十二、为什么要修行?不修行可以吗?

  其实,所谓修行,即是自安己心,修的是自己。由此说,真正的修行人,其实都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他们一定是心地善良的,也都是愿意利益他人的——这就是人生境界,无关乎读书与学识,亦无关乎财富与地位。

  我的修行观:一则,敬。临证诊病时精神专一,如待贵人;二则,定。诊脉时君火明亮,心无旁鹜,定于指端;三则,静。施针时,嘱意患者,神在针下,屏息寂然;四则,简。平素生活,物欲降低,清简不烦;五则,素。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心存善念,自然食素。

  修行,当学习天的精神:无私、无欲、无求,于入世中磨砺己心。作为一个中医人,我非常赞同儒家的观点,多多行善利他,而不仅仅是枯坐念佛。

  小结

  如何才算是修行?我认为真正想要修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则,健康的身体;二则,心存正信正念;三则,从利益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天地之道。修行不一定非要静坐,也不一定非要遁入空门,也并非要开发出灵性——只需要在平常的工作与学习中认真利益他人,同时,安和己心,即是修行。

  什么是最好的修行?是遁入空门,不食人间烟火吗?

  我认为,不是。最好的修行其实应该在尘世间。因为尘世间有各种经历,各种磨难,各种痛苦,这样才有助于正心。应该在烦扰中能静心,不为外境所动,所以每天的生活工作即是修行。

  我从中医体会,安心工作,为病人解除病苦,不执着于名利,即是最好的修行。简单来说,只要是一个真正的中医人,那么他的平常生活与工作皆不离修行。(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