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穴位揉按技巧 事半功倍正确手法
更新:2023年11月19日   阅读:10114次

  穴位和经络,如同人体内的秘密阵法,若胡乱触碰,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倘若用法不当,非但无法达到保健治病的效果,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若逆其道而行之,便会加重病情,使人受苦。因此,在探索身体的奥秘时,我们需按照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力度来进行穴位按摩和经络敲打。

  ★穴位和经络的按摩手法和敲击方法

  穴位和经络的按摩手法和敲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中医技术,可以调和气血、缓解疼痛、舒缓肌肉、减轻疲劳、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按摩手法和敲击方法:

  1. 点按:用手指指腹或指关节轻轻地点按在穴位上,由轻到重地逐渐加力,停留数秒钟后再逐渐减轻力度,然后再重复点按。

  2. 揉搓:用手指指腹或手掌在穴位上轻轻地揉搓,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各揉搓数分钟。

  3. 推拿:用手指、手掌或按摩棒在穴位上轻轻地推拿,由轻到重地逐渐加力,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各推拿数分钟。

  4. 敲打:用手指或小木锤轻轻地敲打在经络上,由轻到重地逐渐加力,每次敲打数分钟。

  5. 拔罐:用玻璃罐或真空罐在穴位上拔住,等待数分钟后将罐取下,再用热毛巾敷在拔罐的部位上,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

  6. 艾灸:用艾条点燃后放在穴位上熏烤,每次数分钟,可以调和气血、舒缓肌肉、增强免疫力等。

  以上按摩手法和敲击方法要根据个人体质和情况选择使用,并在按摩前先进行适应性的测试,避免因力度过大或不适宜的手法造成身体的损伤。同时,按摩时要注意保暖和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穴位的按摩我们日常按摩的保健穴位有:

  百会、太阳、风池、劳宫、内关、养老、足三里、涌泉、太冲、太溪、合谷、膻中等穴位,其中合谷、足三里、涌泉、内关被誉为四大养生穴位,它们就像人体健康的守护者,默默地为我们抵挡着各种疾病的侵袭。

  穴位的按摩方法有三个注意点:

  一、力度轻重。轻为补,重为泻。

  二、点按的方向。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三、与呼吸的关系。呼气时按,吸气时松。

  经络的敲击我们最常敲击的经络有:

  心包经和胆经,这两条经络在中老年人的养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如果体内的气机不畅,它们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敲打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肝经、三焦经、脾经来调节身体的内环境。

  其中,心经的调理方法主要是使用拨的手法,这可以帮助疏通心包的郁结之气。而肾经则需要多用疏导的手法,来保证肾气的流通无阻。调理膀胱经的时候,由于它有一段是在背后,自己很难按揉到,但可以通过敲打的手法来进行调理。而在前面的部分,则可以通过按揉的手法来进行调理。

  经络敲击也有两个注意点:

  一、力度轻重。轻快短为补,重慢长为泻。

  二、敲击的方向。顺敲为补,逆敲为泻。

  经络敲击的顺逆如何判断?

  经络系统,以起始位置为依据,可分为手经和足经。同时,无论是手经还是足经,它们又可细分为阳经和阴经。通过下表的详细对比,我们可以明确地判断经络的走向以及虚实的补泻。

  由上到下 由下到上

  手阳经: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逆行泻,顺行补;

  手阴经:肺经、心包经、心经,顺行补,逆行泻。

  足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顺行补,逆行泻;

  足阴经:脾经、肝经、肾经,逆行泻,顺行补。

  例如,手厥阴心包经为手阴经,由上到下敲是顺行,为补法;由下到上敲是逆行,为泻法。其他经络可依此类推。

  几个注意点:

  1、心包经一般为补,夏天心火旺的时候可以逆敲,泻心火。

  2、实症为补,虚症为泻。如治小儿近视,为虚症,肝开窃于目,应该泻法敲肝经。便秘,应该泻法敲大肠经。感冒,要泻法敲肺经。

  3、肾经任何时候只能补,不能泻。对照上表,应该由下往上敲或者疏通。

  4、一些深入肌肤的穴位,即使补法也要用力按。如足三里,风池,昆仑。

  5、胆经多从上往下敲,用补法。但在大腿部肌肉发达,补法也是得用力,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等穴位要用一定的力度敲击。过了膝盖,从阳陵泉开始往下要手法略轻。

  6、膀胱经的俞穴,如肝俞、胃俞等穴位,俞为通道,而人的后背最易受寒堵塞,需要一定的力度按揉,打通通道。

  7、中医手法有十种,现在只提了两种。其他一些手法也基本适用顺逆和补泻关系的,比如采用揪和拍,肯定是虚症。如咳嗽,在咽喉部揪痧,心血管疾病在心包经拍痧。刮的手法也是适用顺逆和补泻关系的。

  8、要灵活运用中医的五行理论。主要是正确判断经络之间的表里关系和相生相克关系,确定补泻治疗手法,再用本文的方法判断方向和力度。如调理肾经,一般来说肾经出现问题都是虚症,肾经要补。肺运肾水,肺经要补,脾经和肾经隔一位,要泻。

  所以,总的调理思路应该是:疏通肾经,补肺经,泻肝经和脾经。然后,对照本文中的表格,可以轻松判断经络调理的方向。

  温馨的提示:本平台所分享的养生图文信息,仅供大家作为参考进行学习,切勿作为医疗诊断的依据。如有需求,请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