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糖生活从爱护牙齿做起
更新:2019年05月09日   阅读:10115次

  40岁的糖友李先生走进石家庄市糖尿病医院的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不太好意思张口。原来虽然他刚到中年,但是满口牙齿已经脱落,回溯李先生的病史,他已经是有10年糖尿病史的老糖友了。

  我们在临床上常跟病人说:“十个糖尿病人九个半坏牙”,糖尿病作为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可怕之处就是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口腔也不能幸免。据报道,牙周病是口腔的重大疾病之一,在我国成人中的患病率高达80%以上,其中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度或难治性牙周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增高2-3倍,牙周炎已经被认为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

  在临床中,也有不少的糖尿病患者,当他们的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时,可出现有不同程度的牙龈肿痛,个别牙齿或全部牙齿疼痛或压痛,严重些的可出现牙龈红肿、流脓,到最后因牙周的骨质流失,造成牙齿松动、并且随着程度的加重而造成咬合困难,甚至牙齿脱落,不但会影响到他们的容貌,而且还影响了他们的咀嚼和消化功能。由此可见,除了肾脏、眼睛、心脏、神经等器官,口腔也应该成为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和保护的对象了。

  一、糖尿病与牙周炎之间到底有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认为是宿主的防御机能和细菌侵袭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而致的。糖友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血液和口腔黏膜内糖分增加,不只人类喜欢糖,各种病菌也喜欢糖,于是病菌滋生,在口腔里筑了个小窝,再加上糖尿病引发的糖脂代谢紊乱可使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免疫机能下降,唾液分泌量减少,这就可导致寄生在口腔中的细菌大量繁殖,进而形成牙菌斑及感染,此外糖友口腔也比较容易沉积牙结石。牙菌斑以及牙结石是引发牙周炎的重要病因,因此糖友更容易发生牙周疾病。

  而反过来,患有牙周疾病时,也会对糖尿病的病情有一定的影响。当患有牙龈疾病时,某些有害菌可进入到血液中,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使细胞组织表面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活性降低,增加了胰岛素的抵抗,引起胰岛功能持续下降,导致患者的血糖升高,加重了原本的糖尿病病情。因此,不除牙病,血糖也很难稳定。牙周病,牙齿的过早脱落也会影响糖友正常的饮食,糖友为了方便进食只能选择一些软的,黏的,不需要过多咀嚼的食物,造成餐后血糖的波动。

  二、什么是牙周组织病,它是怎么发生的呢?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韧带和牙槽骨、牙骨质。牙周病是一个多因素的疾病,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能引起牙周组织破坏,以至牙齿脱落。牙菌斑的积聚是引起牙周病的始动因素,当细菌毒力增强或宿主抵抗力降低时,导致牙周病变进展。细菌入侵和宿主防卫机能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状态,牙周就处于健康状态。外源性因素,如口腔卫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吸烟等;内源性因素,如内分泌紊乱、免疫缺陷、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导致牙周组织对细菌损害易感,从而容易发生牙周病。

  牙菌斑

  三、常见的与糖尿病相关的牙周疾病有以下几种

  1、骨质疏松与牙槽骨吸收

  糖尿病人,尤其是胰岛素缺乏或者胰岛素抵抗的病人非常容易发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一方面抑制了新骨的建立,另一方面,胰岛素不足还会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造成骨代谢紊乱。以上因素就直接导致了糖尿病患者骨形成缓慢及减少,骨吸收增加,骨重建失衡,而最终造成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一个全身性病状,尤其是微血管循环特别丰富的牙周组织,这种情况表现的就更为明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对口腔最大的损害就在于容易对牙槽骨组织造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吸收使得牙骨质不能与牙槽骨以紧密的形式吻合在一起,非常容易造成牙齿的松动和脱落。糖尿病患者牙齿松动呈多发性相继松动,并且进展较慢,但松动程度却逐渐加重。

  因此,早期可能不被注意。一旦到了晚期,松动幅度已相当大,牙槽嵴吸收严重。不仅影响人体健康,丧失咀嚼功能,而且会影响到容貌。这一疾病的治疗越早越好,尽可能地保存牙齿,可以将松动的牙齿用夹板固定,将漂移的牙齿矫治复位,千万不可轻易拔除牙齿。对于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在高血糖得到控制以后,无明显酸中毒症状时进行拔牙,由于糖尿病人抗感染能力较差,拔牙前后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2、牙周组织感染

  糖尿病人由于牙槽骨吸收,使原本紧密结合的牙周组织发生了缝隙,在微血管极其丰富的牙周组织,就会非常容易发生感染,这就是牙周组织感染,也就是临床上常说的牙周炎和牙龈炎。患上牙周炎或者牙龈炎的糖尿病人,本身体内血糖就要比常人高,血液粘稠度大,免疫白细胞输送困难,而细菌又非常喜爱在这种高血糖的环境中生存。这就造成了免疫系统和细菌之间的失衡。通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病是非常难以治愈的,即使暂时治愈,也会很快复发。

  3、龋齿

  由于糖尿病患者唾液质和量都发生了变化,口腔的自洁能力有所下降,助长了菌斑的形成,并黏附在牙齿表面,从而导致龋齿的形成。此外糖尿病患者唾液的酸度增加,也十分利于致龋菌的生长。

  4、口腔真菌感染

  由于糖尿病患者口腔黏膜干燥,自洁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微生物入侵,一般多为念珠菌感染。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症状是嘴里出现白膜、红斑、口角炎等。一般来说,普通人群此病的患病率是8%,而糖尿病人达到16%。

  四、治疗

  糖尿病的性牙周组织病的治疗应该分为口腔局部处理和口服甲硝唑。口腔局部处理主要是指要维护口腔环境的卫生,甲硝唑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糖尿病性牙周组织病造成发烧,中毒症状的几率还是要比普通牙周组织病人高出许多,一旦发生发烧和中毒现象就需要立即静脉注射青霉素类抗生素了。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组织病变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办法还是治疗糖代谢紊乱。首先应该及时补充胰岛素的不足,控制血糖的升高和糖尿病的发展。因为糖尿病病情的程度与糖尿病性牙周组织病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成正比的,三者因果相连,不可偏废。

  五、拔牙禁忌

  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凝血功能低下、抗感染力差,又常合并许多慢性并发症,如轻易拔牙可能导致出血不止、感染加重或扩散,甚至引起败血症,使并发症加重,导致病情恶化。但是,长期牙病难痊愈也会加重病情,必要时应实施拔牙术。必须注意,拔牙应去正规医院找专职牙科医师,拔牙之前应进行充分准备,包括:详细的医学检查,冲洗发炎的牙周袋,将脓肿的牙龈切开引流,同时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或必要时加用胰岛素。患者在平时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并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8.9毫摩/升以下才能拔牙。

  六、护理与保健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预防牙周炎和其他口腔疾病的发生,重点在于控制好血糖,同时要注意个人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还可以对牙龈进行按摩。每天按摩牙龈数十次,可以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增强代谢,但在牙周红肿时应避免。建议糖尿病人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由医生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补牙,清洁牙石、冲洗牙周袋等,有助于口腔健康。

  当牙周损害严重,不易治愈而且影响到健康邻牙时,要听从医生建议及早拔除。拔牙应控制好血糖,以防发生感染,伤口不易愈合。使用活动义齿的糖尿病人每日餐后要摘下假牙,漱口,并冲洗假牙,晚上入睡前要认真刷牙及刷洗假牙。可坚持做口腔牙齿保健操:早上体育运动后,进行牙齿空咬运动30次,前20次进行快速冲击咬合,后10次进行强力持续咬合,以改善咀嚼肌的咬合力,刺激牙根及牙槽骨,增加其骨密度。还可以进行牙龈的按摩,具体方法是:洗漱后,用拇指、食指轻度按摩牙龈内外两侧,内侧用拇指,外侧用食指,每次每面30次,以促进牙周微循环,增强黏膜抵抗力。

  糖尿病患者只要积极持久地控制好血糖和自觉注意个人口腔卫生保健,就能有效避免口腔疾病的发生。

  七、口腔卫士小贴士

  1、关于智齿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智齿生长方面,个体有很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应该有上下左右对称的4颗牙,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人会多于4颗。萌出的年龄差异也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萌出,有人40、50岁才长或者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现象。

  在青春期后期,颌骨发育到接近成人大小。但有些人颌骨还不够大,没有足够位置供智齿萌出,智齿可能会不能完全长出,这就叫做智齿阻生。智齿阻生在颌骨内,向其他方向生长。可能只有部分牙冠露出牙龈,或完全埋在颌骨里。牙根可能变形或向上颌窦或下颌骨神经所在部位生长,这很危险。如果智齿长不出来,横长在了牙床里面,称为水平阻生智齿,一般会挤到外边的牙,让外边的牙极度拥挤,容易牙疼。长智齿时常因萌出位置不足,可导致智齿萌出不全而异位或阻生,牙冠部分外露于牙龈之外,部分被牙龈覆盖。牙龈与牙体之间形成一个狭窄较深的盲袋,容易积存食物碎屑和细菌,一般刷牙漱口难以清洗干净;加之冠部牙龈易因咀嚼食物而损伤,形成溃疡等症状。同时,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容易上火,更加诱发智齿冠周炎的滋生。当全身抵抗力下降、细菌毒力增强时,便可引起牙冠周围组织炎症。

  一般说来,智齿很少有能长好的。所谓长不好是什么意思呢?要么就是长不出来,要么就是长不正。长不出来,牙龈就会包住智齿,造成牙龈发炎、口臭等。长不正,就是指智齿不能以正常牙齿的姿态长出来,它很可能倾斜,把正常的牙齿抵住了,后果很严重。只要长不好,一般隔半年一年左右,就会发炎一次,而且持续的时间为一直到你拔掉为止。一般情况是,长智齿的人在发炎时,会考虑拔掉智齿,但是好了的时候,又忘了这茬。所以,不要抱侥幸心理。在拔牙之前,医生会让患者拍一张全口牙的片子来决定该不该拔掉智齿,所以如果要拔掉智齿,一定要找专业牙医。拔出之后饮食要相当注意,不能吃酸辣刺激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吃东西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将食物残渣触碰到伤口,以免造成伤口愈合过慢。

  2、关于窝沟封闭

  每个人口腔内大牙的咬合面是凹凸不平的,而凹陷的部位就叫做窝沟。窝沟像个磨盘一样,能够起到增大咀嚼面积、增加摩擦力的作用,有利于把食物充分嚼碎。但是,有的窝沟凹陷得非常深,食物残渣容易嵌塞进去,容易积聚致龋的细菌,并且不容易清除干净,一旦细菌侵入,就能逐渐损坏整个牙齿,缩短牙齿的寿命。

  儿童窝沟封闭是针对牙齿发育时候的儿童进行的一种能有效增强牙齿抗龋能力的技术,具体来说就是用一种高分子复合树脂材料,涂在儿童牙齿窝沟内,液态的树脂在进入窝沟后固化变硬,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就像给有缺陷的牙齿穿上了一层保护衣,使牙齿免受食物和细菌的侵蚀,从而增强牙齿抗龋能力。窝沟封闭后,能断绝原来窝沟内所有细菌的营养来源,让其逐渐死亡,还能防止外面的致龋细菌不能再进入,从而实现保护大牙的作用。

  小孩子是最应该做窝沟封闭的,因为孩子年龄小,刷牙不如成人仔细;其次,孩子一般喜欢吃甜食、软食、粘食,这些食物易粘在牙齿上,幼儿刚萌出的牙齿钙化还不够完全,因此,牙齿更容易受侵蚀坏掉。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有效方法。窝沟封闭是以预防龋病(虫牙)为主要目的的,因此它主要是针对儿童与青少年新萌出的恒磨牙。

  六龄齿(儿童到6周岁长出的牙齿,牙冠最大,牙尖最多)是承担咀嚼功能最主要的牙齿,由于萌出早,如不注意保护,很容易患龋病(虫牙),因此成为窝沟封闭的主要对象。通常六龄齿在6~8岁完全萌出,是封闭的最佳年龄。

  伴糖生活,从爱护牙齿做起,广大糖友最好能每年去口腔专科医院进行一次口腔健康体检,而对于小糖友来说,建立口腔档案,定期检查牙齿,才能保护好我们消化系统的第一道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