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己是场修行 一代大师终成绝响
更新:2022年01月28日   阅读:10116次

  3年前,一位被无数人誉为心灵导师的作家,陨落人间。

  去世前一天,他还更新了一条微博: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只叹天命竟是如此玄机巧合,将他尘世中最后的姿态,永远定格在了飞翔的瞬间。

  在他去世后,有学者感慨:一代大师,终成绝响。

  这位传奇作家,就是林清玄。

  1月23日,是林清玄逝世3周年。

  但在无数人记忆中,他仍是在文字中清欢的智者,温一壶月光下酒,静看莲花开落,任凭世事浮沉,桃花心木永不枯萎。

  他用一生的时间,在心灵的原野翱翔,也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宝藏。

  困境中,坚守梦想。

  林清玄曾说过,自己童年的家境,十分贫困。

  家里有18个兄弟姐妹,僧多粥少,每次吃饭,都闹得不可开交。

  正因如此,林清玄每次抢到饭,第一件事就是往饭碗里吐口水,这样就没人抢他的饭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因为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他和兄弟姐妹还吃过蟑螂。

  “乡下的蟑螂是吃粮食长大的,捉住它们,串成一串,烤熟了吃,还有股牛奶的香味儿。”

  贫穷和饥荒,构成了那个年代最难磨灭的底色。

  尽管如此,林清玄却有个作家梦。

  文字的世界,常能让他忘记身体的饥饿,构筑出心灵的理想国。

  林清玄曾经和父亲说过自己的作家梦,结果被父亲反手打了一巴掌。

  父亲觉得,乡下的人能解决肚子问题都不错了,去当作家,简直天方夜谭。

  可林清玄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打击,向现实低头。

  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天写500字作文;中学阶段,每天写1000字;到了大学,每天2000字;大学毕业后,每天3000字。

  年少的坚持最难得,尽管它会遭受不解,但那种炽热而滚烫的力量,会始终奔流在最初的血管里。

  中学后,林清玄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他摆过地摊,洗过衣服,做过搬运工,甚至在屠宰场杀过猪。

  但每天坚持写2000字,依然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白天,林清玄和所有打工人一样,为生计奔波劳碌;夜晚,把房门一关,他就是文学世界里的思想者,文思泉涌,笔耕不辍。

  回忆起那段日子,林清玄曾说:

  “在人生最早萌芽的时候,你的坚持非常重要,这种坚持可以决定你的方向,你要往什么地方去走。”

  凭着一股韧劲,林清玄17岁就在报纸上发表了处女作,在文坛初露锋芒。

  后来,他当上了报社主编,凭借出众的文笔,广受好评。

  三毛说:“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都来自你的选择。”

  这世上,所有的成就都不是偶然的,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正因为始终听从内心的声音,林清玄贫苦中抽身,实现了年少的梦想。

  迷茫中,学会自省。

  三十岁时,林清玄已经成为颇负盛名的畅销书作家,几乎拿遍所有文学大奖。

  当时台湾评选“四十岁以下的成功人士”,林清玄排名第一,连马英九都被他甩在后面。

  然而,尽管事业上有了很大成就,林清玄却很迷茫。

  不停的输出让他感到麻木,纷沓至来的应酬也让他厌倦,他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更不知道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直到有一天,他读印度的《奥义书》,被一句话深深击中了内心。

  那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的时间来觉悟,否则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

  林清玄已经过了30岁,但他从来没有思考过觉悟的问题。

  过度饱和的生活状态,已经严重压榨到了他的思考空间,让他没有办法停下来了。

  意识到这一点,林清玄毅然辞掉所有工作,在32岁那年,一个人上山修行。

  赫尔曼黑塞曾说:

  上帝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

  从万众瞩目的大作家,到闲适潇洒的隐士,林清玄的生活节奏,放慢了许多。

  在逐渐平和的心态中,他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诸多趣味。

  春赏百花冬观雪,晓看天色暮看云。

  那些生命中细小而珍贵的情感,被他重拾起来,在心底开出丰盛的浪漫。

  晴天,他追随月桃花的香气,穿过山林草木,在洒满阳光的小河边上游荡。

  雪天,他窝在屋里,想象着把雪花烤成冬日的情话,该是何等的幸福。

  清修的这段日子,林清玄还喜欢上了苏轼。

  那句著名的“人生有味是清欢”,被他奉为至理名言。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求物质的条件,只讲求心灵的品味。”

  在林清玄看来,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执念都放下,回归至纯至美的自我。

  如此,才能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确幸,让灵魂变得更加充盈。

  1988年,林清玄准备下山了。

  3年的积淀,让他对很多东西,都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他依然保持着几乎一年一本的出书速度,只是落笔处,不见浮躁与潦草,更多的是深刻与平和。

  在一次演讲中,林清玄巧妙地用拆字的方法,告诉大家自己这几年来的心得:

  “我一直想弄清楚什么是‘觉悟’,后来我明白,‘觉’就是‘学习看见’,‘悟’是‘我的心’——所谓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

  世间种种,如浮云过眼,但能看清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现代人飞快的生活节奏,总会让人迷失在激烈的竞争,和盲目的攀比中。

  但其实,人到了一定年纪,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关注内心。

  就像弗吉尼亚伍尔夫说的:

  “不必形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你自己。”

  迷茫的时候,不妨像林清玄一样,走慢一点,等自己的灵魂赶上来。

  如此,才能从无知无觉的麻木中走出,看见自己有血有肉的内心。

  浮沉中,不忘本心

  年少时,林清玄的母亲曾对林清玄说过一句话:

  你写东西,心酸的少写一点,趣味的多写一点,人家要来读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面,得到启发,得到安慰,得到智慧。如果读了你的文章以后,立刻跑到窗口跳下去,那这个文章就没有意义了。

  母亲的话,林清玄一直谨记在心。

  即使后来成了名震中外的大作家,他文字中流淌的脉脉温情,也从未改变。

  对待失恋的人,他说:

  “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溶的时候,就放一把大火把雪屋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

  对待内向的人,他说:

  “越朴素单纯的人,越有内在的芳香。”

  对待失意的人,他说: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纷繁尘世中,他就像灵魂的摆渡人,用温暖的文字,抚慰无数受苦的灵魂。

  曾经有一名杀手,在狱中读完了林清玄所有的书。

  临刑前,他最后的心愿,就是见一见林清玄。

  他对林清玄说:

  “如果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人告诉我读书是这么好的事情,会让人这么感动,我一定不会成为杀手。”

  那些散发着爱与悲悯的文字,让即使沾满罪孽的灵魂,也得到了最后的救赎。

  曾经,在清华大学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有一个学生问林清玄:

  “你已经写了170多本书,还会接着写吗?”

  林清玄回答:

  “会。如果我下午会死,我会写到今天早上,如果明天会死,我会写到明天早上。”

  先生就像自己笔下那个和时间赛跑的人,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尽可能多的光和热,带给大家。

  直到去世前一个月,林清玄还出版了一本散文集,名字就叫:《人生幸好有别离》。

  现在看来,这多像一句谶语,预示着后来的别离。

  2019年1月23日,林清玄突发心肌梗死,永远离开了世界。

  去世前不久,他还给《人间世》中患病的小朋友写诗:

  “屋里的小灯虽然熄灭了,但我不畏惧黑暗,因为,总有群星在天上。”

  星河万里,人间远阔,这是先生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温柔。

  如今,先生也成了天上的一颗星星。

  但他温暖而有力的文字,依然在无数人心底奔流,生生不息。

  余华曾说:

  “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先生虽然走出了时间,但他用心熬煮出来的文字,仍然指引着无数人,找到自己的来路和归宿。

  林清玄的儿子曾问过爸爸一个问题:

  “您和林青霞只差一个字,为什么她这样美,你却这么丑?”

  林清玄听了,哈哈大笑,不以为意。

  “你长什么样子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头皮里面的东西,如果你有东西,那你就可以活得很开心。”

  俗世的定义和标准,已经很难困囿住他自在的灵魂。

  在先生看来,活出丰盈、有趣的一生,比什么都重要。

  回首林清玄的一生,年少历经困顿,却仍坚守梦想;中年告别繁华,在山中清修得道;老年不忘初心,用文字温暖他人。

  在他的身上,大雅与大俗,外修和内省,丰富与干净,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莲花开落终有时,人间有味是清欢。

  先生用一生的时间走向自己,亦把生活过成了理想的模样。

  想起柏拉图的墓志铭说:

  认识你自己,而且越早认清越好,只有这样我们能更早出发上路,而不是随波逐流。

  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只有厘清内心与世界的关系,才能生活得更快乐、更有意义。

  愿我们也如先生那般,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柔软心除挂碍,即使历经千帆,也不忘倾听内心的声音。

  如此,才能欢喜,圆满。

  作者: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来源: 十点读书 ID:duhaoshu」